【专业特色】本专业为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四星级专业点,其中《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贸易学》是江西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本专业充分发挥农业院校优势,把思政元素、涉农课程、创新教育和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扎实的经济学理论、敏锐的外贸商务直觉、突出的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国际化的发展视野、及持久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能力,为国奉献,为乡村振兴服务。
【师资条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共有6名教师,2名教授,4名讲师。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和开拓精神,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经济、管理、涉农等理论基础,具备从事国际商务经营与管理决策能力和开展科学研究潜力,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进出口贸易及跨境电商公司,特别是涉农领域,从事贸易、投资、管理咨询等相关专业工作,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国际化复合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根据学生将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本专业培养目标具体表现为:
目标1: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经济、管理等知识,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前沿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法律与惯例,掌握现代经济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工具,熟悉现代国际商务环境特征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
目标2: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熟练使用一门外国语言,能熟练开展跨国商务交流与合作;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开展科学研究潜力,在业务领域深造学习,更新技能,发展事业;具备较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胜任能力,取得涉外经济的相关技能证书,能在信息化背景下进行业务拓展和业务创新。
目标3:具备优良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规范,具备经世济民职业素养,能深刻理解中国国情,知农爱农,能积极践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乡村振兴服务。
【主要专业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投资学、国际结算、管理学、金融学、保险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国际经济学、数字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等。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三年(2022-2024)考研升学率分别为23.08%、19.51%、29.73%。
【就业去向】近三年(2022-2024)就业率分别为88.46%、85.37%、83.78%。能在外贸公司、银行、企事业从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工作,以及在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
【发展前景】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胜任外资外贸企业、涉外经济部门、跨境电商公司等领域的工作,能够自主学习、主动更新行业新知识和新技术用于实践工作,能够独当一面、成为团队业务骨干或领导,能胜任前沿学术研究或政府、国际机构、跨国公司等部门的经济管理、商务交流及业务拓展工作。
【优秀校友】梁雄伟,2006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现任深圳市凯路诗电子有限公司执行(常务)董事;周蓓,2007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现任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助理;涂成悦,2010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天津市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