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乡村振兴”论坛暨“大农业观下粮食安全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作者:李子琳 发布时间:2024-12-10 浏览次数:


在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恢复招生4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粮食安全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及学科建设,12月6日至8日,第七届“乡村振兴”论坛暨 “大农业观下粮食安全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农业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大农业观下粮食安全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由江西农业大学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联合主办,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江西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江西现代农业及其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共同协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以及省内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工程学院、九江学院、江西省社科院、江西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特邀专家、知名期刊主编代表以及征文作者、校友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领导看望与与会专家,并听取专家报告。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黄季焜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江西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游金明教授,江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二级巡视员曹彩蓉分别致辞。游金明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江西省乡村振兴研究院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将继续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和江西省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学术研究和决策咨询,为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中国式农业村现代化谱写江西新篇章中贡献江农力量、彰显江农担当。曹彩蓉代表江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向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就论坛开展提出了要求并对进一步提升智库建设质量指明了方向。



主旨报告分享环节,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黄季焜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程国强教授、华南农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罗必良教授、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白丽教授、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廖文梅教授等著名专家学者展开了成果分享。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金霞教授、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剑富教授、经济管理学院陈昭玖教授分别主持了报告。

黄季焜教授作了题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的主旨报告,他提出,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其核心在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需要因地制宜,关注新产品、新要素和新生产方式,并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来推动。强调必须建立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驱动力,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林万龙教授作了题为“对新时代‘三农’新内涵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他回顾了“三农”概念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了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的发展战略转变,以及政策从城镇偏向到城乡一体化的转型。林万龙强调,现代农业正从传统单一产业向现代多业态产业转变,基因化、智能化、工程化等成为新趋势。提出新“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强国建设、共同富裕和城乡融合发展,强调“三农”政策越来越具有“二元属性”。



程国强教授作了题为“‘十五五’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基本趋势与战略框架”的主旨报告。他指出,随着中国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对保供稳价提出了更高要求,并预测“十五五”时期我国食物结构将进一步升级。必须把握和适应食物消费升级的新需求新趋势,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的需要,这是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



罗必良教授作了题为“记忆、信念与制度选择:以家庭承包制为例”的主旨报告,他通过实证分析表明,经历大饥荒的农民对家庭承包制有更强烈的制度信念。他进一步思考这一结论对未来农业经营制度变革的启示,指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和非农收入占比增加可能会弱化农民对家庭承包制的制度信念,强调制度偏好及其选择对情境具有明显的依赖性。



白丽教授作了题为“吉林省宜居乡村建设重点研究——基于乡村居民微观视角的分析”的主旨报告,基于乡村居民的微观视角,分析了吉林省宜居乡村建设的重点。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乡村居民对宜居乡村的需求存在差异,她强调顺应村庄演变趋势、考虑村庄功能类型、尊重村民主体需求,并引导乡村居民参与,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廖文梅教授作了题为“大食物观下森林粮库与国家粮食安全”的主旨报告,  在报告中强调了森林粮库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指出森林是天然的大“粮库”,在保障食物供给和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她分析了中国森林资源现状,特别是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产品的发展,并提出了江西省森林粮库建设的成就与挑战,为森林粮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 的95 篇征文投稿,有56位征文作者分享了最新的学术成果,评选出了14篇优秀论文。论坛精心设置了“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专场Ⅰ和Ⅱ”“林业资源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专场Ⅰ和Ⅱ”“数字技术与新质生产力专场”“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专场”“农村改革与乡村治理专场”等十个分会场,涵盖了粮食安全、粮农增收、林业资源经济、耕地保护、农村技术推广、农村改革与乡村治理等多个领域,反映了当前农业农村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学术论文报告分会场分别由北京大学王晓兵教授、江苏大学赵文青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村经济》编辑部主任、农村发展研究所陈秋红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社长、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吕新业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期刊中心主任、社科学报范敬群执行主编,北京大学罗仁福教授,中国农科院孟岑副研究员主持。

在校友论坛“经管类学科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培养”专题会场,会议回顾了经济管理学院自1984年恢复招生、建系设院以来人才培养取得的突出成就,特别是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黄季焜教授的引领下学科建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会上,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优秀毕业生代表江西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池泽新教授、九江学院校长陈小林教授、南京财经大学朱红根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陈卫平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胡雯副教授、中国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罗千峰博士等,围绕个人成长经历与母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研讨,分享了个人在校期间的成长故事,对母校的培养表达了感谢,对经管类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为深入推进江西省农林经济管理虚拟教研室工作,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季焜教授,北京大学黄开兴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谷成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明忠教授,湖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辉教授等嘉宾围绕“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虚拟教研室赋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及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展开讨论,李谷成教授围绕教育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情况作了题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的报告;罗明忠教授作了题为“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思考”的报告;刘 辉教授作了题为“虚拟教研室赋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及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的报告;胡杨成教授作了题为“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虚拟教研室如何赋能农林经济管理建设”的报告。在《教研室章程》探讨环节,各位嘉宾就如何建设好虚拟教研室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对策建议。


 


在江西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管理学院翁贞林教授主持的“规模经营与农业社会化服务谷茂案例”会议现场,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程国强教授、华南农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罗必良教授、吉林大学白丽教授、江西农业大学陈昭玖教授、华南农业大学胡新艳教授、江西农业大学高雪萍教授、新建区联圩镇徐飞镇长、江西谷茂农业有限公司罗新谷总经理等等围绕鄱阳湖区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经验做法和谷茂公司“田管家”的实践探索进行展开研讨交流。研讨会之前,参会专家及相关人员调研了公司油菜生产情况。



闭幕式上,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胡凯教授宣读了优秀论文作者名单并对论坛进行了总结。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

邮编:330045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